從山水城市到公園城市
——中國城市發展之路
From Shan-shui City To Park City—The Way of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
撰文
傅凡 | 北京建筑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、本刊編委
李紅 | 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師
趙彩君* | 華僑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副教授
全文刊登于《中國園林》2020-04期 P12-15
長按或掃描文末二維碼可閱讀下載全文
本文引用格式:傅凡,李紅,趙彩君.從山水城市到公園城市:中國城市發展之路[J].中國園林,2020,36(4):12-15.
中國在歷史中形成了傳統營城思想,在近代又吸取了國外城市建設的理論;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,結合國內外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,形成了多種城市建設的理念與模式。2018年,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成都天府新區時提出了“公園城市”理念,這是中國城市建設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模式、新方向,是中國城市建設理論在新的歷史階段的發展。山水城市是中國城市的特征之一,其模式經歷古代、近代的發展,又經錢學森院士“山水城市”理念的提升,與“公園城市”理念有著內在聯系性和歷史延續性。
中國多山地、河湖,山水之間的平原成為人類聚居的主要空間。生活于山水之間的人們逐漸認識山水之美,徜徉于山水之中,促進了山水文化與美學的發展,對山水城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,不但以湖光山色作為城市的理想意象,而且營建城市風景,為民眾提供游憩場所。
近代以來,西方城市建設思想逐漸進入中國,公園作為城市的一種功能要素也被引進。傳統山水城市在西方城市思想影響下,在山水環境之中進行公園綠地系統的建設,帶動經濟的發展,為人們享受美好生活創造條件。作為典型的傳統山水城市,杭州、南通、無錫在近代的新發展尤為引人注目。杭州拆除城墻后形成了“城湖一體”的新格局,“利用天然之山水,加以人工布置,筑成一大公園”,確立了“風景都市”的城市定位;張謇以南通老城為中心發展出“一城三鎮”格局,建設公園與風景區,以風景路連接城區與三鎮,比霍華德的花園城市實踐還要早,被吳良鏞院士譽為“中國近代第一城”;榮德生積極投身無錫建設,構想無錫的未來,包括擴展城市,修建道路,功能分區,建設公園,開發太湖風景區,“使吾邑不僅成為工業之中心,并為各地市政建設之模范,湖濱風景優美,更可供國內外人士業余游息之所”。
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,城市建設逐步發展。自1990年起,錢學森院士多次提出了“山水城市”的構想:從立意上,把中國的山水詩詞、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和中國的山水畫融合在一起,把整個城市建成為一座超大型園林;從目的上,建設山水城市是為了廣大老百姓;從布局上,每個市民生活在園林之中,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園林綠化、風景名勝;從具體的形式上,以山水城市小區為單元,有學校、商場、飲食店、娛樂場所,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步行來往,又有綠地園林可以休息,小區之間布置大片森林;從發展階段上,從一般城市到園林城市,再到山水園林城市,最后到山水城市。山水城市既強調城市的生態也強調城市的文化,以生態城市作為山水城市的物質基礎,以意境美作為山水城市的必要條件。
“公園城市”是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城市建設領域的導引。公園城市以公園為特色,強調園林綠地的公共屬性,“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”,使“人民安居樂業”;公園城市強調發揮生態價值,就要“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”;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,就要“堅定走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”。公園城市的形態體現在“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,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”。這個大公園既包括自然山水,也包括公園綠地,是新時代的山水城市。
成都天府新區山水資源良好,歷史文化積淀深厚,生態環境優異,公園綠地系統。良好的自然山水與人文園林環境為天府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契機,經濟總量在19個國家級新區中排名第5。由此可見,天府新區利用山水資源基底構建公園城市,將生態環境良好與經濟快速發展協同起來,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人居環境基礎。
縱觀中國城市的發展,由山水營城到“公園城市”建設,都是根據時代的社會經濟條件,結合社會需求而采取的城市模式。“公園城市”理論是在繼承中國古代城市建設思想,吸取國外城市建設經驗,針對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求而提出的,必將指導城市走向新的方向。